前些日子和好友晓杰聊天,得知他赞助女朋友在万达广场开了一家蛋糕店,店名很有意思,叫做“娃娃同学”,据说是他女朋友取的。
我说这个名字听上去有些中二,感觉好傻,为什么不换一个名字。
他说他也没办法,尽管他也觉得不好听,想换一个温暖一点的名字,但女朋友很执拗一定要叫这么个名字。既然是她自己的店铺,那么店铺的名字也应该由她自己来决定,虽然他才是真正的赞助商来着。
从照片上看,好友的女朋友是一个看上去有点腼腆的姑娘,虽然我一直说着等有时间一定要去他那边拜访一下嫂子,但一直都没有合适的机会,毕竟现在还是学生,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,所以这个拜访也是一拖再拖,一直到现在也没能成行。
听晓杰说,他女朋友虽然看上去很腼腆,但实际上却是个工作型的狂人,忙碌起来的拼命架势可一点也不比他这大老爷们差。常常熬夜,乃至通宵在家烤蛋糕,而他作为男朋友也经常陪伴到深夜,没办法,谁让姑娘的手艺不错,做出来的蛋糕总是很快卖完,且订单多的时候,甚至连接下来一个月的蛋糕都被预定完了。
姑娘的理想是做一位蛋糕师,开一家属于自己的蛋糕店,虽然一开始这并不是她的职业,不过现在她却是全职在家烤蛋糕,收入一点不比在公司上班少,只不过人更累一些,而且现在她有了一家属于自己的蛋糕店,虽然不大,但布置看上去却简约温暖,就像蛋糕一样,吃起来虽然有各种不同味道的甜,但流淌到胃里却总让人觉得心里暖暖的。我想,这也是很多人喜欢吃甜食,吃蛋糕的原因吧,至少,我是这样的。
至于这中间历经了多少辛酸苦楚,经历过多少次做得不满意再重做,又有多少次不小心伤到手,我想这些只有她自己知道吧。
我想如果有机会,一定要去那家“娃娃同学”蛋糕店吃一次蛋糕,因为我想知道会从那些蛋糕里吃出怎样一种不同的味道。一位优秀的糕点师在情绪不同时,做出来的糕点味道也一定是不一样的,即便手法一样,工序一样,所用的材料也完全一样,但愉快的时候应该是更甜一些,平淡的时候应该是清淡一些,难过时可能是甜中带苦,悲伤时也可能是苦中带甜……
当这些思绪都过去之后,脑海中忽然涌现出以前读书时的一些想法,那时的理想很简单,有点小资,也有点傻,就是早点完成学业,毕业之后能够在一个自己喜欢的城市,开一家自己喜欢的咖啡店,从装潢风格、店铺摆设、到店内贩卖的糕点和咖啡都要是自己喜欢的才行。
这个有间咖啡店的想法,一直持续了很多年,直到近些年才开始归于沉寂,不再轻易想起。因为临近毕业工作才察觉,原来想开一家自己的店铺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,更何况这中间所需要的资金也并不是一个小的数额。
也许这时候有人会说,如果一件事,你还没有去做,就表明你想要做这件事情的想法还不够强烈。
前几年,有家叫做“很多人咖啡馆”的众筹咖啡馆很火热,在资金和时间不够充裕的情况下,那确实是一种实现理想的方式。不过这却是在你愿意同很多人一起分享理想的情况下,但这世间还生活着很多人,他们可能比较自私,不愿意将自己的理想同别人一起实现,比如,我。如果,那不是一间只属于我自己的店铺,我宁愿这个理想永远不要实现,即便,成为空想也无所谓。
很喜欢邵夷贝的那首《致林先生》里唱到得,“傻瓜才在年轻时候不做傻事,羡慕别人有故事”。就像之前微博上很火的一句话说道的那样,“当我老了,我要做一个有故事的老人!”
可若是年轻的时候,什么想法也没有,什么也不去经历,哪里也不愿意去,什么傻事也不做,又怎么在老了以后成为一个有故事的人。
有多少人曾梦想过,拥有一家属于自己的温暖小店。那里有自己所热爱的一切,或许是书,是绘画,是盆栽,是花和明信片,是茶和点心,是咖啡和蛋糕,是生活杂货铺,亦或是这所有一切。
但很多时候,现实世界的困难和挫折,欲望和诱惑,让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摇摆不定,现实教会我们成长,迫使我们成熟世故,所有人都在竭尽全力把我们塑造成“理想”的模样,不顾我们曾有过的挣扎、反抗和彷徨。
最后,我们走了很长很远的路,可能已经忘了。
但当某一天因为一些事情,回头看时,才忽然想起,曾经的某个时候,自己曾有过这样一个梦想。
好友和他女友一起开的蛋糕店,让我想起了自己设想已久的咖啡馆。
咖啡馆的名字都已经想好了,叫“浮生若世”,平生一顾,至此终年,盏茶浮生,恍然若世。
咖啡馆的装潢,想用日式和风,虽然西方式的装修方式可能更适合咖啡店,但个人还是偏爱日式和风的简约却不单调,其实原本中国风是一个很好的选择,但奈何中国风的装修太精细,而且复古式的店铺摆设价格也很高。
窗户上,想挂上一排风铃,每当风和丽日的日子,就打开窗户,这样就会有悦耳的风铃声撒进来,虽然有一些轻乐队驻唱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,不过那真要等到能够开成这样的一间咖啡馆时才能决定,毕竟有可能也只是一家很小的店铺。
不过店里一定会有一项活动,就叫“我有酒,你有故事吗?”,当店主在的时候,如果你有故事,那么我不介意用酒、咖啡或者蛋糕来交换你的故事。你无需告诉我你的名字,因为我想听的只是故事,当然如果故事很好,并且你也同意,那么我想替你写成故事,甚至做成有声电台。在网络这么发达的年代,通过网络的传递,也许你的故事会有机会传递给那个你想说的人听。
虽然我现在没有店铺,没有酒,没有咖啡和蛋糕,但我还是想把故事说给你们听,这里面会有许多陌生人的故事,也会有我自己的故事。
平顾一生,至此终年,虽然大多数时候我都在做着一些“傻事”,但人生过得真的很快,一辈子很快就会过完,好不容易万物丛生中磊落做人,又怎可辜负这仅有一次的一生一世。
“傻瓜才在年轻时候不做傻事,羡慕别人有故事”
其实邵夷贝的这首歌,可以改成任何你想要的歌名,就像是宋冬野的那首《董小姐》,我们可以把《致林先生》,改成任何一个我们想要的名字,就像我,我想把这首歌唱给自己听,所以,是不是也可以叫做《致武先生》:
现实不过就是一场漫长的告别
武先生
没有一生一世 只有适可而止
武先生
有很多事 不用解释
时间会让我懂事
傻瓜才在年轻时候不做傻事
羡慕别人有故事
我想,邵夷贝的这首歌虽然是唱给自己,唱给林先生,但也同样是唱给所有在听的人。